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专题

强化“六稳”举措,释放发展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2020-03-22 09:24:2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0

  【智库答问】

  编者按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前“六稳”工作各有什么重点,应当如何切实抓好?光明智库特邀专家讨论。

  2月24日,河北邢台一家外资轮胎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在搬运生产原料。河北省商务部门在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重点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新华社发

沈文玮 郭红松绘

刘国宏 郭红松绘

张建平 郭红松绘

黄茂兴 郭红松绘

吴亚平 郭红松绘

盛朝迅 郭红松绘

  1、稳就业:让更加积极的稳就业政策“多箭齐发”

  记者观察 

  自2月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稳就业相关政策措施。如广东日前印发《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等九个方面支持和促进就业。

  光明智库:当前,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有何重要意义?对于稳就业,您有何建议?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沈文玮:

  眼下,疫情已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并仍在持续,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压力加大。实现稳就业,就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鼓励灵活就业,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实现减负、稳岗、扩大就业并举,让更加积极的稳就业政策“多箭齐发”,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就业能力,形成各方合力。

  多渠道资金扶持,确保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目前各级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先后出台了面向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下一步还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文章:一是“降”,适当降低并延期缴纳企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返”,利用特殊时期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基金返还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三是“免”,鼓励国有企业、国营机构、房地产商、创业园区等积极援助小微企业,减免相应房租;四是“增”,对有发展潜力并且在疫情期间坚持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小微企业增加补贴,缓解企业工资支出压力;五是“活”,采用灵活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尤其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多平台技术支持,稳定企业用工岗位。与非典时期不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为当前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稳定用工岗位,提供了技术条件。一要开发运用远程办公平台,积极开展居家办公、网络会议、在线培训等;二要提供信息咨询平台,发布劳动力资源的供求信息,使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有效;三要探索建立“共享员工”平台,使技术水平相当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经营旺淡季时差,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增加就业机会。

  多部门联动响应,实施精准就业扶助。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依赖人员流动的即时性消费行业,这些行业小微企业居多。对此,首先,街道、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要通力合作,积极为实质性复工的小微企业协调防疫物资、进行日常消杀、维持消费秩序,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其次,对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要保证及时用工、充足用工,保证企业全速生产,工人安心就业。再次,关注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两大就业群体,通过网络创新招聘模式,推动线上“春风行动”和“校园招聘”正常开展。最大限度保证春季招聘顺利进行。

  多样化就业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疫情期间,数字化企业表现出来的技术智能化、操作远程化、空间分散化、组织扁平化等特点,提示我们在就业问题上要打开思路、面向未来、大胆创新。

  2、稳金融:要让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记者观察

  近半月以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以及多个地方政府累计发布逾30条政策,包括提供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加大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

  光明智库:防控疫情,稳金融有何重要性?您认为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疫情,金融既是防范疫情冲击的重要领域,也是投放抗疫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

  第一,稳住面,孕育疫情冲击后的“春暖花开”。

  坚持稳健的货币供给。高度重视由于疫情冲击可能引致潜在通胀预期的显性化,把握货币供给的节奏和数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市场利率合理水平,为恢复生产创造稳定可预期的货币金融环境。

  有序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低成本资金。我国应在坚持稳健的货币供给前提下,继续有序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要加快金融机构市场化经营,使金融机构对资金价格、资金信号、市场机会、经济状况更加敏感。

  第二,突出点,打通疫情冰封下的“涓涓细流”。

  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性,用好现有专项资金和基金。当前,各级政府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已经设立的专项资金、引导基金、担保基金最大限度利用起来。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性,安全高效发现和服务疫情冲击下创造性投资机会。

  扩容地方政府专项债,推动地方债市场化和透明化。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强化地方债信息披露,降低地方债投资门槛,完善投资人保护机制。以地方债市场的反馈,激励约束地方政府科学合理举债,提供投资质量,引导疫后经济的恢复。

  第三,重实效,规避疫情应对中的“踩踏风险”。

  各地政府应对疫情政策要结合实际,根据疫情和财税经济状况合理制定金融服务政策,不能不顾现实状况盲目补贴赶超和举债比拼。

  各地政府应对疫情政策要落到实处。要利用有限的财政与金融资源,切实帮助解决疫情对企业和个人经营造成的困难。要让政策跑在前头,激发市场主体的免疫力,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稳外贸: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记者观察

  近期,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便利外贸进出口。国家税务总局提出“非接触式”申报、“非接触式”审核、“非接触式”调查评估等征管服务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助力稳外贸工作协同有序推进。

  光明智库:疫情对中国外贸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应如何看待、积极应对这种影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目前面临内外两方面压力。内部压力主要包括能否尽快复工和生产,能否召回足够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能否承担由于额外的防护、消毒、就餐保障措施而产生的额外成本等;外部压力主要包括订单能否按照合同交付,以及由于订单无法按时完成而产生的罚金损失等。

  实际上,受到影响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及他们的对外贸易,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样也会感受到这种短期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要对中国外贸总体竞争力保持信心。目前,中国维持着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地位,在全球外贸市场中份额最高,并呈现继续攀升的势头。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因素,让中国制造的产品性价比在全球市场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

  近年来,中国提出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构筑辐射全球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通过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极大推动了中国外贸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有力地降低了中国外贸的交易成本。当前,面对疫情影响,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4、稳外资:给外资企业吃上“定心丸”

  记者观察

  2月8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外资企业平等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光明智库:面对疫情,您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护外资合法权益”有何建议?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黄茂兴:

  稳外资是“六稳”工作的重要一环,做好稳外资工作,不仅为其他方面提供支持和互补,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际声誉和发展环境,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稳外资工作:

  首先,推动出台精准扶持政策。聚焦疫情对各类外资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切实帮助外资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梳理国家和各地近期出台的各类支持企业复工生产政策,指导外资企业用好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财政、金融、税收、社保、就业以及政府采购等各类帮扶解困政策,确保内外资企业受到平等对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其次,支持外资企业复工生产。针对外资企业在复工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防疫物资紧缺、原材料供应不足、物流不畅等困难,指导企业抓紧编制应对疫情工作方案,协助企业采购必要防护物资,特别是减少企业复工生产审批程序,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深入了解企业复工生产中存在的紧迫问题,协调解决劳动用工需求,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再次,加强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商事服务。加快在建外资大项目建设进程,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在用地、用工、水电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促进年度计划新建项目按期开工,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建立健全重点外资企业“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开展全流程对接和精准有效服务,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最后,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研判和预警,及时了解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和指导。采取便捷化、即时化的远程网上审批办理方式,开展网上项目洽谈工作,不放松与外商联系,积极推进在谈项目,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发挥海外商会、贸促会作用,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承接起当前境外招商任务,提供精准招商引资及项目合作意向,特别是争取加快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签约落地,更加彰显我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

  5、稳投资: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记者观察

  最近一周,一大批重点工程复产开建,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密集谋划,精准实施稳投资相关政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浙江、山东、江苏等多地重点项目实现复工。

  光明智库: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聚焦重点领域,做好“稳投资”工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

  相比消费和对外贸易,目前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应对疫情影响和稳增长的需要看,稳投资有更多抓手,对稳增长和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新政。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下浮部分基础设施特别是补短板项目资本金比例,降低投资项目资本金的筹集难度。积极拓宽投资项目资本金来源渠道,鼓励支持项目单位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产品筹集部分项目资本金;在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探索项目股东借款作为部分项目资本金的新方式。

  大幅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受疫情影响,各级地方政府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自身投资能力受限,加大中央政府投资力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共领域补短板项目,对于促进稳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积极落实专项债投向调整政策,从主要用于土储和棚改项目转为重点用于对扩大有效投资和拉动投资需求具有更大作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共领域项目,扩大专项债作为部分项目资本金的行业领域。积极做好专项债项目遴选储备工作,加快提前发行专项债工作。

  进一步做好投资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对人口流入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都市圈和城市群以提高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为主攻方向,对农村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以脱贫攻坚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补短板领域的投资项目储备,加强项目谋划策划和可行性研究论证,“让项目等资金”,为疫情过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促进稳投资奠定基础和条件。

  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施工的关系,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科学合理设置项目开工建设和施工企业复工条件,在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在口罩和酒精等防护用品供给以及其他建设条件方面给予项目单位和施工企业大力支持。

  6、稳预期: 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

  记者观察

  近日来,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相关政策的精准实施和加快落地,在增强稳定发展预期和信心的同时,持续激发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光明智库:在您看来,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做好预期管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盛朝迅:

  预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态势。当前,更加需要多措并举稳预期,引导各方增强信心。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稳预期。稳预期,既来自于对疫情和经济走势的理性判断,更来自于适时应变的精准施策以及政策红利的释放。当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了很多减税降费、降低利息、稳定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真正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是稳预期的重要保障。

  以真实的数据稳预期。在疫情和经济两条战线上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摸清底数才能科学预测和应对。可以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复工状况监测制度,通过用电量数据等构建行业和企业复工指数,向社会发布,稳定和引导预期。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及时诊断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后勤保障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产业链畅通。

  以强有力的声音稳预期。必须加大宣传教育,主动发声、正面引导,通过透明的信息传播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复工稳企的措施成效,科学预见新的发展趋势、潜力产业和消费热点,深度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和互惠互利,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以完善的体制机制稳预期。此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要针对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强化硬件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对粮油、农产品、水、药品和卫生防疫物资等战略物资的储备规模、结构、效能和布局进行优化。加速生物安全法颁布实施,制定国家应急管理手册,为政府和社会各界行动提供指南。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5日 07版)

[责任编辑:丛芳瑶]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