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专题

让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成果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2021-05-31 11:26:32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让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成果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全国政协“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刘彤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博物馆发展还存在体系布局尚不均衡、功能发挥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博物馆事业发展是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提案,全国政协也多次组织相关调研。

  5月28日,全国政协召开“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为筹备好此次会议,今年4月8日至15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上海、陕西开展专题调研,并委托河南、宁夏两地政协开展协同调研。民盟中央组织调研组赴山东、浙江开展了专题调研。同时,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设主题议政群,委员们在线上踊跃发言。多方联动,为会议更好地建言咨政、凝聚共识打下扎实基础。

  5月11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结合指导意见,联系调研实际和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与会委员、博物馆一线专家和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负责同志展开深入协商交流。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十三五”时期,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委员们认为,过去我们面临“有没有”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更多的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有这样一组数字,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占比21%)。非国有博物馆由1090家增长至1860家(占比32%),一二三级馆的排头兵作用有力发挥,非国有博物馆、行业专题博物馆快速成长,博物馆体系更加健全。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博物馆推广应用日益加快,博物馆展览主题更加鲜明,内容不断拓展,博物馆现代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

  不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注意到,一些地方博物馆建设重建筑轻功能、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比较明显,许多博物馆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能力偏弱,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如果没有‘人’的专业化,那博物馆的专业化及其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都难以实现。”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在发言中表示,要健全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他建议,支持和扶植博物馆学科发展,充分论证将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研究列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至少考虑将其按照独立学科加以管理,让博物馆学科特性得到充分认识和尊重。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介绍情况时表示,普惠均等成为我国博物馆显著特征,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个展览,策划22.5万余场教育活动,在疫情常态化采取限流措施的情况下,仍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免费参观人数4.7亿人次,未成年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均能平等地走进博物馆,享受博物馆文化产品与便民服务。

  “免费开放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认为,应改革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完善博物馆绩效奖励政策,扩大博物馆办馆自主权,支持博物馆享受科研机构相关优惠政策。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一些委员认为,该条例为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但目前尚不完善,规范力有限,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博物馆事业发展有法可依。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提出,在文物保护法修订时,增加关于考古出土文物移交的条款,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工作机制和开放共享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海南省委会主委康耀红建议,尽快修订博物馆条例,按照消除冲突和弥补空白原则对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制定博物馆条例实施细则,尽快启动博物馆法的制定及其配套法规体系研究。

  让博物馆“亮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博物馆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在自身发展和为公众提供服务中,既要处理好典藏、展陈、教育、研究等基本功能,也要处理好传播、运营、增值等延伸功能,做到主次分明,统筹兼顾。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委员们看来,博物馆应该成为孩子喜欢去、长知识、育品德的重要场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认为,要鼓励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鼓励试点地方的中小学依据学校特色等与各类博物馆展开合作。同时,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设置,明确课程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认为,要多措并举凝聚高校博物馆育人力量,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行业管理范围,加强高校博物馆专业化管理,增强育人成效。

  “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闯出一条服务博物馆自身发展的路子。”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在发言中表示,通过推进管办分离、健全激励机制,开展博物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试点,落实博物馆从业人员享受科技创新扶持等政策措施,增强博物馆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活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建议,要加大资源共享力度,通过建立科研信息管理平台,打破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加大“放管服”力度,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正确定位赋能,才能让博物馆“亮起来”、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委员们认为,博物馆要把实现基本功能放在第一位,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作为主责主业,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层次观众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服务,探索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的机制、路径,发展好延伸功能。

  在“专”与“精”上下功夫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深刻感受到,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非常必要、正当其时。

  调研组指出,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博物馆无论从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看,还是从行业自身建设发展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博物馆办馆质量普遍有待提高。

  如何破解?与会委员认为,动力在改革,创新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表示,要彻底改变模式化的发展思路,地方博物馆、行业博物馆要紧密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克服低水平、同质化、“千馆一面”的现象,多建一些像中国戏曲、文字、玉石、纺织和钱币之类的专题馆,在“专”与“精”上下功夫。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认为,乡村博物馆作为留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她建议,出台推动乡村博物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鼓励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建设模式和标准;将乡村博物馆纳入博物馆体系,在建设、运行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宁波市委会主委许亚南关注到大部分非国有博物馆的创始源于举办者个人的兴趣爱好,资产、藏品基本上依赖于举办者个人或企业投入,藏品质量、陈展水平、服务功能、从业人员业务素养等方面相对偏弱。她很赞成康耀红常委的建议,希望尽快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博物馆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完善非国有博物馆依法设立、备案、登记、分类、退出等规定。

  委员们的种种关切都得到与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积极回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傅华介绍了如何推动包括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建设在内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等工作措施;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回应了中小学校与博物馆开展长效合作、倡导博物馆设立教育专员、做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针对经费分配、薪酬激励等问题一一作答;李群回应了如何让博物馆经营“活”起来、统筹推进不同类型博物馆建设、支持专业性行业博物馆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与会人士的共识是,高质量发展是步入“十四五”时期的博物馆事业最鲜明的主题。大家认为,在保持博物馆发展速度、总体规模增长的同时,要不断推动其质量、效率变革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更高水平上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