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邓蓉玲:加强我国边境口岸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边境和口岸加强疫情防控,为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毒出现变异,传播力增强,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大都由输入型病例引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早期对新冠病毒了解不足,口岸检测能力有限,没有“人、物同防”,病毒通过冷链传播进来;二是一些边民往来密切的陆路边境地区情况复杂,边境公卫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疾病防控能力弱,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受到客观因素制约,导致病毒传播。为此建议:
一是提升边境地区疾病防控和卫生服务能力。支持边境沿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机构传染科诊疗能力建设,增强边境地区卫生检疫力量,加大检疫技术支持和保障,提升卫生检疫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建立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对重点边境口岸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二是抓紧建立并完善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深化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检疫国际合作,建立重点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和信息交流制度,双边定期通报疫情信息以及风险研判情况,落实防控措施,支持双边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传染病处置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卫生应急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