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有力推动了城市民族工作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要看到,近年来城市民族工作情况越来越复杂,影响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4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建言资政。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城市民族工作,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详情】
全国政协民宗委长期关注城市民族工作,连续三届组织调研、提出建议,这次会前专门到湖北、广东调研。我们认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各民族群众的现实情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二是城市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双向包容程度越来越深。三是对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式方法与各民族交往交流加快之间仍存在不协调的矛盾;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城市民族工作新使命新任务之间仍存在不适应的矛盾。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乌鲁木齐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实践和探索来看,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化居住、教育、生产、经济、文化五个方面的嵌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青觉:推动由“落户”向“融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但经济性整合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自然交融。
从实践来看,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要在城市长久就业,还存在很多困难,“留不住”情况依然存在。最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其次是缺乏组织管理,劳动权益保障低;第三是缺乏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
近年来,成都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进步的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与推进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相结合,着力推进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全面小康同步”这“五同”为核心的社区民族工作,营造各族群众互相帮助、共同参与自治的社区环境。
我们倡导“泊船靠岸、入乡随俗”的理念,目的就是积极团结、引导外来信教群众不仅要身在当地,更要心融当地,求大同、存小异,淡化教派意识,反对极端主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以包容的平和心态、和谐的处事方式、积极的工作态度融入本土生活,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全州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6万人,其中,新增易地搬迁任务6.3万人,100%城镇化安置,22个安置点拟于今年年底建成入住。每个安置点至少有4个以上民族,有些安置点有七八个民族。
调研发现,相关部门存在信息对不上、联不通现象。建议相关部门共享互联,形成相对统一权威的工作信息。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进一步精准掌握工作动态,实现动态流量、流向数据共享,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能否建立健全全国尤其是内地与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协调开展、同步推进的科学机制?可否介绍一下对新时代如何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考虑?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请问对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哪些考虑?
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要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准确界定矛盾纠纷的性质,做到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公正调解,公平合理解决。请问对加强这方面工作的考虑。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两个问题:一、关于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的精准性。二、关于增强培训项目选择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