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第2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1月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健康是民之大事、国之大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大家认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发生历史性变化。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健康领域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激增,精神卫生、职业健康等问题凸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详情】
中医药治未病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康复养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建设,每个中国人都是这项任务的主体,因此如何教育人们,不断提高健康意识,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
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英明决策。建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把这些重大慢性病适宜诊治技术的普及推广,作为硬性任务和技术考核标准,广泛推行,限时达标。
我来自北京基层的方庄社区,近几年在工作中发现,不少来就诊的中老年患者拿着买来的某种保健品咨询疗效,或者提到某电视栏目介绍的医院、专家效果如何。建议中宣部组织央视等媒体开设健康频道或在现有体育频道的基础上开设健康体育频道,增加一批健康类精品栏目,以解决各类媒体上健康栏目良莠不齐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中产生的各类垃圾也不断增多,垃圾围城现象屡见不鲜。我也了解到,北京等地不少中小学开设了普及中医药等健康通识课程,垃圾分类等内容也应纳入其中。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我想请问国家卫健委和体育总局,如何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人群健康促进的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并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及时向全社会提供权威健康知识和健康指导?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以下工作措施建议: 一是加强一、二级预防,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长效机制。对筛查手段尚不成熟的肺癌、肝癌等重点癌症,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探索优化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统计表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滞后,在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对基层机构起到的帮扶作用有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保障不足,“留人难”问题普遍存在。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医保资金的充足、高效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医保改革政策调控精准,强有力推动“三医联动”改革走向深入,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其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基层为重点,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据此,我重点谈以下政策建议。
从调研座谈情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不断得到贯彻,各地党委、政府积极行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不断落地。
近期,我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如何落地的问题,调研了河南省部分县市,就如何打通健康中国战略“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两条工作措施建议:一是倡导健康生活,唤醒农村居民健康意识。二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要从青少年抓起。
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体育运动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主要提以下工作措施建议:一是发挥运动在提升全民健康中的作用。二是发挥运动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健康优先与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需要继续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力度,统筹解决关系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