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021年7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放心,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体现和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严格依法监管、推进社会共治,切实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一定程度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推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优质优价才能将“绿色”进行到“底”
织严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 功夫下在良心处【详情】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抓好源头和入市两个关键环节。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都要经过批发市场流入千家万户,因此,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口尤为关键。
经调研发现,肉类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企业在加工总量中占比较低,对行业整体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影响偏弱。
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的基本态势还没有改变,化肥农药投入以及畜禽粪便排放与人均GDP仍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达到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要一定时间。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农药施用量还处于高位,有效利用率也还偏低。调研发现,存在三点突出问题。
通过对天津市武清区大梁镇设施黄瓜生产情况实地调研,发现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对我国水产品污染物膳食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膳食引起健康风险均极低,而水产品中的致病菌、寄生虫超标导致患病存在一定风险。
国家从2008年开始启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在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各省(区、市)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形成省(区)、市(地)、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经调研,我认为重金属污染与地膜残留污染治理,必须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有三大难点。
加快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诸多方面,其中农产品绿色生产是核心。但长期以来,传统生产的大肥大水大药促高产增效益思维、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抗病虫优良品种欠缺、绿色生产技术不足和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使得作物绿色生产风险高、难度大,影响了生产者积极性。
化肥和化学农药在推动农作物产量提高上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要从种源上进行破解。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新情况新任务,制定出台《“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完善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体制。出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关于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考核的要求。
关于肉类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企业在加工总量中占比较低的问题,是符合实际的。关于把好批发市场入市关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提得非常准。
过去一段时期,确实存在土壤污染治理沿用大气、水污染治理的思路,强调质量达标,减少污染物含量。赞成委员所说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的基本态势还没有根本扭转,急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指导。
财政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切实立足财政职能,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会上,委员们做了很好的发言,提出的建议很有建设性,财政部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自2015年起部署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业质量年”、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等行动,努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